(2014年)学校工作报告【定稿】.doc
解放思想、加快转型
为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而奋斗
---在第二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校长吴郭泉
(
2015年
1月
20日
)
各位老师、各位代表,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二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学校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动员全校师生员工为加快学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列席同志提意见。
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发展和民生”取得新成绩
2014年,是学校的整改之年,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开局之年。学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为抓手,按照“调结构、促改革、上水平、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明确了办学定位、规划了学科专业布局,全面开展校政企合作,办学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美好前景。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定转型发展信念
2014年是学校认真落实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之年。整改即二次创业,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学校党委中心组多次围绕“转型发展”主题,召开务虚会和专题理论学习会,统一思想。学校领导班子形成了共识,要把评建整改工作与发展转型工作结合在一起,以转型谋发展。
中层领导干部围绕转型发展,通过培训、听取专家讲学等方式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先后到转型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的黄淮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南宁学院等十多个区内外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学校召开两次全校性会议,深入开展调研。3月,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人才工作核心是解决师资队伍“两双”建设,即“双师”和“双高”(高职称、高学历)。7月,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提出通过建设应用型课程,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应用人才教学体系,把好质量关的人才培养措施;开展应用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暑假,学校派出26个调研组,深入近300个企业、行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形成2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加强广大教师对区域内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现状的了解,找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切入点,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科学决策。
经过全校上下一同努力探索,克服“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思想,树立“趁势而上”的机遇意识,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突出“借力而为”的合作意识,强化“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形成只有通过加快转型、抢占先机,才是学校发展出路的共识。
(二)明确定位、科学规划,确定转型发展方向
——理清学校发展定位。2014年,学校组织修订了《学校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明确“将学校建设成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培养品德好、基础实、专业精、能力强,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适应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主动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服务”的服务面向定位。三大定位初步形成了学校“地方性、区域化、应用型、开放性”的办学特色。
——规划学科专业布局。根据社会需求好,与区内高校错位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思路,对接贺州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城镇发展需求,学校确定重点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旅游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突出行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确定规划建设8个本科专业群,重点打造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类、教师教育类3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群;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类、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类、公共服务类3个社会需求量大、服务面宽的专业群;积极培育土木工程类、工商管理类2个发展前景好的专业群。
(三)统筹协调、真抓实干,初显转型发展成效
——校政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亮点频现。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正式成员,成立了贺州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与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合作建设“数字媒体产业人才项目实训基地”;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贺州学院新道经济管理学院;与广东宝贤集团共建贺州学院餐饮管理学院;与合浦果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与钟山县人民政府共建了村镇学院等。目前正在洽谈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建立中科院贺州学院碳酸钙技术研发中心;与市生态科技园区、同济大学共建贺州学院大学科技园区;与昭平县人民政府共建黄姚古镇实习基地;与北海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服务平台等合作项目。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出台了《贺州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8个,在学生1000人以上的二级学院设立教务办公室作为试点;积极开展“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14项;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00多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项,自治区级项目120项。继续承担国培计划项目7项、区培计划项目3项,为贺州及周边地区农村学校培训1600多名教师。
——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升。“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院士工作站”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成立,获得“广西马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广西绿色包装防伪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南岭走廊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获批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获批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符号计算与工程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获批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客家文化研究所、茶文化研究所、周敦颐研究所、大数据分析与安全保障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所等一批校内研究机构。2014年,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市厅级科研项目53项,横向科学项目15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审核,获准结题,8个省级项目、27个厅市级项目、167个校级项目顺利通过验收,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
——机关管理制度改革彰显新貌。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巩固反对“四风”成果,“三公”经费比去年下降40.75%;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推进全校规章制度“废、改、立”明晰机关各部门职责,特别是厘清了涉及7个处室的13项交叉职责,落实简政放权,各二级单位共取消审批事项4项、下放审批权限40项、简化工作流程30项;完成机关行政部门重新核定岗位和科级及以下干部人员调配工作,优化人员27人,实现了减员增效;设立或调整处级机构10个、科级机构23个。
——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新增博士13人,硕士24人,正高9人,副高12人;送培各类培训、进修人员200多人。目前,全校专任教师545人,其中,正高职称35人,博士35人,副高职称14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师资来源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学缘、地缘结构得到改善。
——学生工作上新台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的自测自评,以及爱国、感恩、法制、安全、诚信、禁毒防艾等主题教育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加强学工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内容与形式,提高管理服务育人效果。做好招生就业工作,2014年共录取本科新生3023人,比2013年增加723人,专科新生599人,文史、理工类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均高于广西二本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十分以上;2014届毕业生2570人就业率达92.45%,继续获得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继续加大帮扶力度,2014年学校各类获奖受助学生达6930人(次),累计金额约1360万元,校内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近5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被评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教职工住宅项目1#、2#楼已经封顶;春节前,3#、4#楼可建到主体五层以上,5#、6#、7#楼可进入主体施工;200套教职工公租房已获得立项批复,目前正在进行设计、勘探等手续;逸夫楼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新建学生公寓1号、2号和学生食堂三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进入招投标程序;调整薪酬分配方案,教职工2014年校内收入水平比去年增长超过10%;缴纳住房公积金从原来以财政工资为基数转到以常规收入总额为基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185%;继续实施教职工大病救助基金会,开展“过生日.送祝福”活动;学校东区附属幼儿园已进入工程施工收尾阶段。
——保障体系建设渐趋完善。做好学校年度经费预决算,积极与上级财政部门对接、与银行合作,争取到办学资金近1.5亿元,确保学校经费正常运转;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推进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做好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区域修缮工作,开放食堂经济窗口和惠民学生窗口,确保后勤服务师生水平有效提升;加大审计和采购、招投标力度,截至2014年12月底,共审计修缮工程、物资采购、服务类等项目共709项,共审减1340多万元;完成物资采购和招投标项目190个,采购金额5744多万元。
——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加强宣传力度,改进新闻报道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编发学校时事,在新华网、广西日报等高端媒体报道学校新闻10条(篇),编印舆情专报28期,了解师生思想诉求,维护校园稳定和学校形象;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博物馆新增木雕艺术馆,并以博物馆为主体获得国家
3A
景区;《贺州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语言学”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舞蹈《山•阳光》获广西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甲组第一名,并将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
一年来,教育技术、图书情报、继续教育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在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过去一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严峻环境下,任务重、要求高、困难大,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取得了良好开局。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为学校发展而辛勤工作的广大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改革发展奉献了心血与才智的历届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审时度势、坚定信心,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
正确判断形势、深刻认识校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认清内外形势,才能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赢得机遇、加快转型发展。
就发展阶段和特征而言,立足广西高校看贺州学院、比较新升本院校看贺州学院、放眼全国高校看贺州学院,对照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用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标准来衡量,学校还处在综合实力不强、特色不够鲜明,社会影响力不高的转型发展阶段;处在积聚力量、负重前行,弯道超车、爬坡换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阶段;处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稍有松懈就会掉队的危机阶段。
就发展机遇和动力而言,目前国家正在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要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建立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明确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广西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将继续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今年自治区将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学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学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目标提供了政策保障。
就发展差距和挑战而言,学校虽是一所拥有70余年办学历史和36个本科专业的高校,但就本科办学历史而言,我们只有8年。就学校自身而言,符合贺州学院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管理粗放,不够规范;人才培养的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专业缺乏竞争力;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量依然不大,成果不多,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仍然不强;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调的问题仍然严重,“双师型”和高职称、高学历“双高”的“两双”专业教师依然紧缺。这些差距和问题,不仅真实反映了我们存在的差距和困难,更是鞭策我们奋进前行、励志图强的动力。
科学分析学校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坚定不移的走开放合作之路,坚定不移的推动学校加快转型提速。
三、凝心聚力,奋力推进各项事业新发展
2015年是学校“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专家回访年,更是加快转型发展关键之年。学校将继续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转型发展为目标,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教育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学校发展新常态;按照“规范治理体系、加快转型发展、提升服务水平、更加惠及民生”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学校治理体系
——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贺州学院章程》制定为核心,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符合贺州学院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规范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增强二级学院管理自主权,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办学活力与动力,形成治理规范、激发活力,体现公平公正的机制体制。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
——加强信息化建设。2015年定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年。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推进以数字化校园为平台,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基础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工程。以人为本、以服务教学、科研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校务(院务)信息公开制度,特别是要按要求做好招生和财务信息公开。
(二)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在学校发展定位规划的基础上,科学考虑学校发展实际与社会需求,处理好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好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综合协调的关系,编制好学校“十三五”规划。
(三)做好迎接专家回访检查工作。高度重视评建整改工作,对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整改任务,总结整改成果,以优良的成绩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专家回访检查工作。
(四)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学校转型提速
——加快产教融合与校政企合作。充分利用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平台,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应用技术型的课程;加快凤凰卫视传媒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新道经济管理学院、餐饮管理学院、村镇学院等行业学院建设步伐,推进三诺学院、中兴通讯学院等行业学院建设;加快落实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贺州学院碳酸钙技术研发中心、贺州学院大学科技园区、黄姚古镇实习基地、北海工业园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服务平台等项目。加强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推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位一体的教学综合改革。
——加快硕士点建设。重点加强食品工程、社会工作、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育点建设,夯实硕士点支撑学科建设。
——加强专业群建设。加强八大专业群建设,开展专业评估,建立专业动态调整与进退机制,争取在区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应用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建成区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1-2个,增建专业实验室(中心)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批,力争八大专业集群内每一个专业自编应用型教材1种以上。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要着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影响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力度,积极培育教学名师和学术大师;要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强化优质教学团队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双高”及“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面向企业、行业聘请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的力度,争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20%以上。
(五)发挥辐射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学科建设。加强“课程与教学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广西重点学科的建设;重点加强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院士工作站、广西马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岭走廊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建设。
——增强学校科研能力。加强食品工程、社会工作、旅游管理、教育学等重点科研团队建设,实现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稳中有升。加强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横向科研项目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六)增强办学保障能力,更加惠及民生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学校资产运营与财务管理,积极筹措学校建设资金,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规范财务报账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办学成本的核算,强化财务预算、决算管理,2015年,“三公”经费预算与2014年相比要不低于10%;规范和加强资产的采购与管理;巩固和完善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及时完成校内天网工程建设,切实做好消防、交通、治安、食品卫生、基建设施、实验实习等安全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增强师生安全感。
——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加快基建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教职工住宅、公租房、逸夫楼、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附属学校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优化机构与岗位设置,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稳步提高教职工校内津贴,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继续做好教职工大病救助基金、教职工健康体检、重大疾病保险、送祝福活动及离退休工作;创新招生就业工作,完成招生就业工作目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管理,建立更多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各位代表,同志们!
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谱写新的辉煌。在加快学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许前路会困难重重,但我们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全体师生员工坚定学校转型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同舟共济,攻坚克难,长风破浪必有时。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把贺州学院建设成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