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分享本页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 页>>学校新闻>>学校要闻>>正文

我院参加全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成绩喜人

发布时间:2008-10-16 23:23:49  作者:冯芳  编辑:  来源:  浏览量:

骄人战绩       早已闻知我院在全区电子设计大赛中大获全胜的喜讯,但不得不按捺心中的喜悦,静候公示结果的到来。今天,这一喜讯终于到来了:在近日举行的广西第二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派出的五个参赛队全部获奖,获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的骄人成绩。      本次大赛规模浩大,全区共有37所高校参赛,报名的参赛队高达1340支,其中本科组参赛队887支,专科组参赛队453支。我院由物电系组织队伍参赛,从其大学生创新基地中精心遴选出15名同学,组成四支本科参赛队和一支专科参赛队参加9月19日——9月22日的第二阶段比赛。经过4天3夜的鏖战,我院物电系学生在比赛中发扬团结互助、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沉着应战,完成了作品设计、制作、调试和论文撰写等比赛任务,于9月24日亲携作品前往桂林,由评委专家进行现场调试和测评,参加名次角逐。10月初获奖名单公布,我院披红挂彩,战功赫赫,实在大快人心。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那热火朝天的赛场吧——                                                              

                                                                                          

赛事风云

             9月19日早上8点,队员们拿到了本科5套、专科5套比赛题目,每支参赛队自行选择其一进行制作。我院参赛队为了多方地展现我院的电子设计水平,所以尽可能地选取了不同的题目。据赛后了解,每个题目约有100个队参赛,可想而知我院参赛队在这么多摩拳擦掌的对手中脱颖而出,实非易事。电子设计比赛的程序一般是:先做硬件,调好程序,再对产品进行调试,最后封装送审(不同的队伍有不同的行进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是硬件与软件并调)。9月19日——9月22日,这代表着四个激战的白昼与三个不眠之夜,他们每人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不足十个小时,聊天是主要的放松方式,但他们说“不困”,“一坐到电脑前面,我们就兴奋得两眼发亮”。

本科参赛队——江丹,唐桂平,潘天德(参赛选题《超声波倒车测距仪》,作品荣获一等奖)      据唐桂平说,在拿到组委会下发给各参赛队的件元件清单之时他们已经未雨绸缪,积极地从名单中窥测可能用到的模块,然后逐一建造它们以作备用。拿到题目后,选题要求他们设计制作一台超声波倒车测距仪。根据要求,完成的作品不但要具有反射式超声波测距功能,而且要有语音实时播报距离数的功能,并能实时显示距离的大小。此外,还有任何参赛队都要面对的种种附加规定与要求,最后还要呈交一篇设计报告。      潘天德说,在捣鼓硬件的过程中,我们本已将主要的硬件调试出来了,谁知晚上又不行了,情况十分不稳定。我们见机行事搞撤换了方案,于是渐入佳境。哪知在封箱前的两个小时却将程序误删了,当时心里那个急啊,幸亏最后得以起死回生,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的获奖感言:《痛,并快乐着》——像其他参赛队员一样,我们那几天的生活,怎一个累字了得?也许你们不相信,在比赛的四天三夜中,我们每个队员的睡眠量大约也就8个小时,很惊人吧?痛苦不仅是睡眠不足,还有调试失败时的苦闷。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波三折:在突破的喜悦中忍受着瞬时失败的煎熬;在瞬时失败中享受通向成功的快感,这就是我们在制作作品过程中的心情跌宕——既紧张刺激又欢快喜悦。然而我们都是乐观主义者,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完成题目的要求,获取更高的荣誉,实现我们的个人价值。这种痛而快乐,快乐并痛着的过程实在令人难忘,经历之后,我们可以自豪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的经历我们也有,但我们所经过的这些痛苦煎熬你们没有,在往后的路上,相信我们能走得更坦然! 本科参赛队——王瑜,江朝兵,侯昭明(参赛选题《点阵电子显示屏制作》,作品荣获二等奖)      这一队走得颇不宁静。按选题要求,他们要设计制作一台简易电子显示屏,说得通俗直观一些,就是类似于公共汽车显示屏的东西。据侯昭明说,这类题目的资料十分充足,所以比赛头三天一切进展得十分顺利。这时他们想将作品变得更完美,于是就拔下所有的点阵,孰料错从中来,作品无法正常运行了。他们只好逐一排查故障,终于发现原来是电路板的某条线不知何时被扯断了,且时钟芯片也出现了故障。但是22号晚上8时封装时间到了,他们只能将作品连同遗憾一起打包,送达桂林。幸而在评委调试前,有珍贵的二十分钟供参赛队自行调试,在此短短的时间内,居然让他们给调试成功了!厚积才能薄发,这足以显示他们的雄厚实力。      赛后师生总结认为,芯片不稳定,主要是芯片质量不够好,以后要选择更好的;但是电路板则较为麻烦,因为比赛的电路板都是学生手工制作的,加之要重复利用所以不能焊接,导致其稳定性很差。作品再经过封装时的按压,就容易致使零件松动。所以曾繁政老师考虑,以后参赛作品是否干脆不封装,以避免此类错误。另外,参赛队员有所感悟地表示,本次选题所涉及到的网络通讯等知识是他们所缺乏的,今后定要对此加以补充和拓展。     他们的获奖感言:《合作默契的团体,苦乐杂糅的电赛》——我们参加这个比赛心态十分轻松,完全没有压力。虽然我们从未接触过类似的题目,题中的具体要求也从未见过,但是我们做得十分顺利,没有像别的队那么一波三折,加上资料充足,所以我们如鱼得水地将作品的多种功能都一一地完成了。可是我们勇往直前地向更高阶层进攻时不计后果,在作品密封之际还未能来得及进行一次整机调试,以至于作品临时出现故障。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将走得更远。值得说的是,我们喜爱这个合作默契的团体,在失败之时相互激励,在成功之时相互庆贺,在充满着喜怒哀乐的电子设计之路中,我们将因此而走得与众不同。 本科参赛队——黄河,蒋德辉,谢勇丽(参赛选题《超声波倒车测距仪》,作品荣获二等奖)      他们的选题与江丹那一队完全相同,但是他们一开始仿佛出师不利——任他们怎么努力,都没有能成功地调出题目所要求的硬件。黄河作为曾繁政心中的优秀设计学子,他从比赛一开始就投入在调硬件的工作中,一天,两天过去了,电路板一块一块地换,时间在他焦急的心上流逝了……可依然一筹莫展。后来他们仔细商讨,认为问题应是出在电路上。一旦能正确地锁定目标,再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了。最后,他们的作品在桂林测试时,不但完成了组委会所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有更进一步的创新与发挥,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他们的获奖感言:《通宵等闲视之》——谢勇丽说:我感觉有些搞笑,我从来没有通宵过,以前总认为通宵是件可怕的事情,尤其对女孩子来说。在这次比赛中,在我们组也许听到最多可能就是“喂,开工啦,结束了还怕不得睡吗?呵呵~~~”我有两个晚上不睡觉,竟然还觉得特别有精神。原来通宵不过如此。    我们队在比赛中很努力,但运气似乎跟我们不是很熟,老为难我们。在最后关头总算让我们感动了上天,解决了问题,顺顺利利地封箱。其实,运气不是上天给的,是我们自己给的,这是我们在赛后的总结! 本科参赛队——黄桂明,李钊海,刘家青(参赛选题《水温监控及水位越限报警系统》,作品荣获二等奖)      按照选题要求,他们要设计制作一个水温监控系统,控制一定容器中的水,使之保持设定温度基本不变,并能实时显示温度,当水位过低或超高时还要发出警报。听起来就很复杂,起初赛后两天他们主要借助于液位传感器,但是液位传感器易受环境因素比如水温高低的影响,所以调适的结果不是特别准确。后来他们当机立断,改用浮标式设计的方案,这是利用槽式的光电偶合器来感应水位的升降,据此检测水位高度。这个方法可以避免液位传感器不稳定的弊端。本来以他们的表现可以冲击一等奖,但奇怪的是,原本调试得好好的作品在桂林测评时竟不能正常显示液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没有考虑到电脑的频率不同,而液位会受此干扰,因此才会出现“在这台电脑能显示而另一台不能显示”的情况。“吃一堑,长一智”,相信随着经验的增加,他们会更加出色。     他们的获奖感言:《与众不同的我们》——很多同学都关注着这样的问题:你们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同学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吗?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跟你们一样,都是常人,都是过一样的生活,都是在一个教室里学习,没什么两样。    假如非得要和你们做一个比较,刻意地来区分,那是我们比你们多了一份对电子设计的狂热与痴情。正如那些铁杆球迷一样,一旦迷上就会上瘾。我们这些人可以不吃,不睡,但绝不可以荒废心中那些舞动的火苗——电子设计。这种狂热,这种痴情,使得我们与众不同。 专科参赛队——莫炳全,黄杰深,刘源轲(参赛选题《简易数控直流电源》,作品荣获一等奖)      按照选题要求,他们要设计制作有一定输出电压、电流范围和实用功能的数控直流电源,题目中对此作出了诸种要求和规定,他们都优异地完成了。     他们的获奖感言:《终点,是下一个征途的开始》——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来说,这次比赛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技能与学术间的较量,更考验着我们的友谊,挎问着我们对未来的信心程度。那几天我们几乎没有睡觉,困了,趴一趴;累了,起来走走,更多的时候是几个大男人坐下来谈谈心。听起来搞笑,但这就是我们放松的方式。我们的比赛出奇的顺利,这大概是老天的恩赐吧,让我们在毕业之前来一个小狂欢,让我们彼此记住曾经共同努力的日子,在今后的漫长岁月中留存着这些最美丽的回忆。终点,是下一个征途的开始,于你,于我,都一样!

 成功背后

           成功不是偶然的,它青睐的往往是那些有所准备的人。      首先学院对此非常重视,副院长解庆林全力支持本次比赛,教务处负责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协调各方关系、落实参赛经费等工作,物电系则在黄主任、杨副主任领导下,制订参赛方案、落实指导教师、选拔参赛选手、制订前期培训计划、收集竞赛资料,积极认真地开展赛前培训工作。      往前追溯,我院自从2007年4月参加广西首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越来越认识到开展电子竞赛活动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物电系的教学计划安排了课程设计,还安排了知识和技能分模块内容的选修课,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电子工程实践项目中来。      2007年下半年物电系大学生创新基地成立了。该基地在我院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管理。这是一个电子爱好者的创新实践平台,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宗旨,它在全院范围内招收电子设计能手,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电工电子类竞赛及科研活动。自成立以来它不断地自我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引发了学生对电子设计的浓厚兴趣。目前,它正逐步扩大规模,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电子设计工程应用项目中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所谓“环境造就人”,本次竞赛获奖学生无一例外都是物电系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精兵强将。物电系大学生创新基地的成员都是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准入的,这是一帮对电子设计热情高涨的年轻人,除了上课和简单的休闲之外,可以说他们要么是“在离开基地的路上”,或是“去往基地的路上”。每天晚上11:30基地按时关门,这时许多同学心里都一阵抓狂,不舍得离开。创新基地成员的能力都很强,譬如目前广东某企业向基地成员李钊海(获奖学生之一)定制定时器,正在试用调试中,准备投入批量生产(基地规定,学生接到企业的项目,要将收入的10%用作基地建设资金);基地学生还为学院团委制作比赛抢答器,自行制作电子万年历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院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来扶持基地,物电系指定老师每周给基地学生上课,并开展实践活动。当记者询问获奖学生“对你们帮助最大的指导老师是哪位”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曾繁政老师!”曾繁政老师是物电系的青年教师,他正在广西师范大学读硕,曾成功地指导了我院学生参加广西首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奖,本次比赛他同样功不可没。记者采访曾繁政老师时他再三强调“关键是学生勤奋,如果学生不努力,老师再用心也没有用”。他说,赛前的长期准备期也是学生自己在找资料应赛,“学生真的很厉害”。事实上,曾老师除了上课以外,其余时间多半都在基地里与学生们一起渡过,这不但因为他对电子设计有着毫不逊于学生的热情,而且也因为他对学生的成长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了指导本次比赛,一整个暑期他只回家两天,其余都在基地里指导学生面对各种课题。      总之,正是在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有此骄人的赛绩。祝愿我院在教学科研上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以下为比赛过程中的系列照片:

 

 

   

 (照片由创新基地供稿)

                                                                           责编    莫云峰  



关闭